欢迎访问华阳河农场!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今天是:
2006年稻市预计平稳
浏览次数:953      发布时间:2006-04-15
2006年稻市预计平稳


来源:南京粮网 作者:熊学华


  2006年是我国“十一五”时期的开局之年,一些重要领域的改革将在这一年逐步启动,中央一文件再次聚集“三农”问题。为了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国家将进一步完善各项措施制度,促进粮食生产,努力实现粮食供求平衡的宏观调控目标。将继续实行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籼稻价格将再次在最低收购价格附近小幅波动,而粳稻价格已经在较高位,上涨空间有限,因此2006年全国稻米市场行情将以平稳为主。但是影响我国稻米市场行情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而且我国地域之间、品种之间差异明显,在全国市场保持整体平稳的大行情下,部分地区、品种仍然孕育着自身的行情。

  一、政策继续扶持农业生产,但粮食增产难度加大

  从2006年开始我国将免征农业税,各项惠农措施逐步出台。进一步加大惠农政策,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稳步发展粮食生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确保农业发展和农村稳定。

  我国耕地资源短缺,人均占有耕地只有1.44亩,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45%。近几年随着经济增长、城市建设的发展和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我国耕地面积大幅减少,今后粮食播种面积大幅度增加是比较困难的。而整个粮食生产的技术支撑能力也不强,农业的基础设施投入不足,整个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有待提高,受自然资源、技术、资金等方面的制约,今后要稳定增加粮食供给会面临相当的压力。数据显示,历史上出现过几次两年粮食增产5000万吨之后,紧接第三年粮食就会减产的情况,2006年我国粮食是否能进一步增产,能否打破这个怪圈。我们将拭目以待。

  二、宏观调控能力增强,稻米生产继续分化

  经过近几年的不断努力,粮食宏观调控能力明显增强,国家充分利用政策引导农民根据市场变化合理调整农业种植结构。2006年国家将会继续完善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但价格内容等可能会作相应调整,稳定稻谷种植,预计2006年稻谷种植稳中略增,其中优质籼稻和粳稻种植面积较大增长。

  2005年国家除了继续充实各级储备之外,通过最低收购价收购稻谷1100多万吨,粮权完全掌握在国家手中。春节前夕在市场需求旺盛之际,通过公开竞价销售一部分早籼稻,极大缓解和稳定了市场需求,这些成为国家调控稻米市场的重要砝码。

  三、2006年国家将加强农业生产资料控制,种粮成本可能稳中有降

  2005年导致农民增产不增收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较高,2006年国家已经出台有力措施调调控农资市场。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发出《关于做好2006年化肥生产供应和价格调控工作的通知》,出台促进化肥生产流通、控制化肥出口和加强化肥流通领域价格管理等一系列措施。有关部门自2月下旬开始,在全国范围内继续开展化肥价格和涉农收费专项检查;全国有近800万吨的淡季化肥储备量;目前在天然气、煤等能源价格有所上涨的背景下,化肥价格一反常态有所下滑。此外,国家极有可能对化肥等农资生产企业进行直接补贴。因此,2006年化肥销售价格将保持相对稳定。根据有关部门统计,2006年我国煤炭、电力等能源将出现供略大于求的格局,市场价格可能稳中有降。因此,2006年农民种粮成本可能有所下降。

  四、2006年全球大米供需缺口较小,库存水平持续下降

  根据美农业部2006年2月份发布的全球供需报告,预计全球2005/2006年大米产量为40899万吨,比上年度增加684万吨;全球消费量41524万吨,比上年度减少3万吨;全球贸易量为2669万吨,比上年度减少104万吨;全球期末库存为6664万吨,比上年度减少629万吨,将是1982/1983年度以来最低水平。

  五、气候将成为影响稻谷生产的最大不确定因素

  2005年,我国全年粮食总产达4800亿公斤以上,比上年增产146亿公斤;粮食亩产310公斤,再创历史新高。粮食产量实现连续两年增产,除政策好等因素外,天公作美也不可忽略。据气象专家称,2004年是10多年来少有的好年景,2005年年景虽较上年偏差,但也好于常年。2006年在种粮农民保持较高积极性、农资价格基本稳定的情况下,气候条件如何将成为影响稻米是否增产的重要因素。据中国气象局专家估计2006年天气仍有喜有忧。据预测,夏季(2006年6至8月)主要多雨带位于黄淮到华北南部一带,充分的降水将有利于各种秋收作物生长发育,但强降水可能导致部分地区发生暴雨、洪涝灾害,对农业生产将造成一定影响。春季江淮和华南东部沿海降水偏多,多雨天气会影响南方地区春播。华南旱情可能持续到初春,全国大部地区冬、春、夏季气温接近常年或偏高,长江中下游以南部分地区降水偏多,气象条件利于作物病虫害的发生与蔓延,可能发生病虫害。我们也看到,长江以南籼稻主产区在整个冬季气温较高,未出现大的降雪,2006年虫害影响可能性较大。因此在当前稻米总体供需紧平衡状态下,气候情况将成为稻米市场各方值得关注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