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华阳河农场!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今天是:
党建引领战大汛 科学减灾夺丰收
浏览次数:606      发布时间:2020-07-15

DJI_0449.JPG

进入7月,华阳河农场公司连续遭遇强暴雨袭击,华阳河湖泊群水位从7月4日的13.37米升至7月15日的15.44米,农场119公里湖堤全线超设防水位,期中四场东大圩22公里堤防超警戒水位0.94米。与此同时,长江汇口站水位从7月4日的18.64米陡涨至目前的22米。7月11日,宿松县启动长江同马大堤Ⅰ级防汛应急响应,进入紧急防汛状态。面对前江后湖腹背夹击,9.3万亩农田被淹、防汛人员不足等严峻形势,农场公司党委,依靠基层党组织,放手发动群众,一手抓防汛,一手抓农业减灾,誓夺大堤防汛与农业生产的全面胜利。

党建引领,打赢防汛攻坚战

7月6日19时30分,长江汇口站水位达19.80米警戒水位,受长江流域强降雨及中上游洪水影响,长江干流水位将继续上涨。宿松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即时启动长江同马大堤防汛Ⅲ级应急响应。当天,华阳河农场公司召开防汛紧急会议,部署同马大堤防汛工作。农场公司成立长江同马大堤防汛指挥所,负责大堤防汛的领导工作;设立三个指挥分所,按每公里15人标准组织人员到位;抢搭防汛棚;明确防汛工作纪律,学习防汛知识,做好值班记录。

随着长江水位的暴涨,同马大堤防汛从Ⅱ级应急响应提升至Ⅰ级仅相隔1天的时间,农场公司五公里的防汛大堤,防汛人员数从70人增至334人,其中,宿松县从程岭乡增派127人与农场共同防守。农场公司与宿松县程岭乡组成联合党支部,共有党员100人(农场88人,程岭乡12人)。防汛指挥分所由三个增加到五个,农场党委明确“防汛战线延伸到哪里,党建工作就开展到哪里。”把党支部建在防汛的前沿阵地。要求农业分场管委会主任担任临时党支部书记,确定支部成员,明确职责分工。在巡堤查险工作中实行党员干部带班、每次巡堤都有党员带领群众的工作制度,使支部主动担负起排查隐患、防汛抢险的责任。

临时党支部发挥“一名党员一面旗、一个支部一个战斗堡垒”的作用。通过挂党旗、佩党徽、亮身份、树形象,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把各方面的力量凝聚到党旗下,一批批退休老党员、在校大学生、教师和社区居民主动请缨到大堤一线,男女老少齐上阵,义务巡堤查险,尽心尽责、守护自己的家园,确保长江大堤的安全。

DJI_0492_20200714152326.JPG

IMG_0124.JPG

科学应对,积极减灾夺丰收

7月4日,华阳河农场突降暴雨,仅7月4日—9日五天时间,降雨量达467mm。暴雨导致农场公司11万亩农田被淹,其中,成灾面积达9.3万亩,部分农田绝收。

暴雨之前,农场迅速启动防汛应急机制,取消农业单位管理人员的节假日,要求各农业单位管理人员全天候带班值守,认真做好本轮暴雨的应急准备工作。

面对持续的特大暴雨,农场领导第一时间奔赴田间地头,查看雨情、了解灾情,现场协调解决问题;农业场管理人员和排灌站职工通宵值守,组织机械和人工疏通排灌沟渠,排灌机械做到24小时抢排雨水,连续奋战6天6夜。

持续暴雨给农场生产造成重大损失,给职工增收带来困难。为最大限度地减轻强降雨造成的损失,迅速恢复农业生产,农场公司在抓好防汛工作的同时,把恢复生产作为一项要任务,全力投入灾后农业生产的恢复,制定了《关于切实做好农业灾后生产恢复工作的指导意见》,帮助种植户尽快恢复生产,积极减灾夺丰收。

在抗灾减灾工作中,区分不同受灾情况,加强指导。对过水受淹未死的农作物,采取清淤、开沟沥水等措施,降低田间湿度,促使作物恢复根系活力;抓住天气补施肥料,同时喷施叶面肥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农作物受淹后易滋生大量真菌性病害,指导农户加强病虫害防治;对水毁绝收地块进行补种,由农场公司进行统一调配和供种,旱地补种高粱和甜玉米、水田补种“黄华占”或生育期短的早籼稻“浙辐802”品种,明确要求各单位在7月20日前全部补种结束,做到不留一块空白地。

时间不等人,农场公司明确各农业分公司主管为抗灾减灾第一责任人,管理人员分片包干到户;农技部门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分类开展技术服务指导。发挥党员的带头和带动作用,以点带面,克服畏难消极情绪。全场职工在防汛的同时,掀起施肥、打药和补种的高潮。目前,全场受灾作物已经完成一遍补施肥料、病虫防治等田管工作,并补种了2000亩受灾作物。下一步,农场公司将进一歩加大生产恢复力度,最大限度减少水涝灾害带来的损失,力争灾年不减收,科学田管夺丰收。(撰稿李龙 艾胜祥 审稿谢广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