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全红的虾稻轮作“首桶金”
浏览次数:1383 发布时间:2017-05-22
|
|




5月20日,趁着查看小麦收割的空隙,农场场长谢广和就带着农业科的人员匆匆赶往华阳河一场五队龙虾养殖区了解旱改水的经济收益情况。
“再给我几千亩水田,我都要!”看见谢广和来到自己的养殖区,承租户杨全红自信满满的说。
“我来看看你虾养的怎样,今天收了多少龙虾?”谢广和开门见山。
“我今天收了四千多斤龙虾,卖了四万多块钱。现在是产虾的高峰期,龙虾价格不高,我保守一点估计,每亩产虾160斤,每斤按10元算,一亩能收1600元,下一季水稻和留下的虾种苗可以抵今年的生产成本。”第一年试养,杨全红已算出了今年的纯收入,“下一步我打算搞一个养虾合作社,带大家一起养殖,可以形成规模效应。”
杨全红的龙虾养殖区已成为华阳河一场推行旱改水、发展高效农业的一个新亮点。
华阳河农场有10万亩耕地,作物以旱地种植为主,土地承租均价约360元/亩,场大而经济不强。如何把农业大场变成经济强场?成为新一届领导班子谋划的重点。农场今年的职代会明确提出:要把旱改水、发展高效农业作为种植结构调整的方向,并出台一系列优惠措施鼓励职工实施旱改水。杨全红是农场的一名正式职工,他与其他种植户合伙搞“虾稻轮作”,在一场五队招标竞得水田1360亩,每亩竞标价840元。通过公开竞标,农场收入增加25万元以上;而杨全红等人通过一稻两虾的种养,预计亩纯收入在1600元以上,且给几十名农场职工提供了就业打工的收入,实现了企业和职工双赢的目标。